AI将大幅降低动画制作门槛与成本?其实不然 闪狼推荐

闪狼哥 ☆☆☆☆☆
本作品由漫品购:闪狼哥发布,未经许可请勿作商业用途。
AI技术赋能动画产业:创意与人工仍是核心竞争力 行业呼吁理性看待技术边界
 
近期,随着AI绘画、AI生成视频等工具的爆发式发展,部分观点认为"AI将大幅降低动画制作门槛与成本"。针对这一行业热议话题,国内知名动画制作机构[XX动画工作室]联合多位从业者发声指出:AI工具当前仅能辅助基础环节,优质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仍依赖人工创意与复杂后期制作,行业需理性认知技术边界。
AI解决"标准化" 但无法替代"创造力"

AI技术目前已能实现场景素材批量生成、道具建模自动化、简单动作补帧等功能,可节省约15%-20%的基础美术工作时间。但涉及角色性格塑造、剧情节奏把控、艺术风格确立等核心环节,仍需要导演、原画师、编剧等人文创意团队主导。以一部10分钟科普短片为例,AI生成素材占比不足30%,关键分镜设计、角色动态捕捉、情感化配音等环节仍需投入数十人团队协作完成。
 
成本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革

"AI确实让‘画得快’,但要让画面‘动得好’‘传情达意’,投入反而更高。"[XX动画工作室]制作总监李明坦言,以企业宣传片制作为例,客户对画面精度、叙事逻辑的要求持续提升,AI生成素材需经过人工二次修正的比例超过60%,高端特效、物理引擎模拟等环节成本仍维持在800-1200元/秒。行业整体制作成本较五年前仅下降约12%,且主要用于降低重复劳动,而非核心创作环节。
 
技术迭代倒逼人才升级

值得注意的是,AI工具的普及正在重塑行业人才需求。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动画行业"AI技术美术师""数字资产管理员"等复合型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10%,但兼具艺术审美与技术理解力的中高端人才缺口达43%。"现在团队更需要能用AI生成10版草图,再从中提炼出最佳创意的‘导演型画师’。"国内科幻动画《星域》主美陈琳强调。
 
行业呼吁建立AI使用标准

针对当前市场存在的"万元AI动画"营销乱象,中国动画协会秘书长王伟指出,计划于年底发布《生成式AI动画制作标准》,明确AI生成内容标注要求与权责归属,同时倡议从业者:"技术应服务于创意,而非本末倒置。消费者需警惕宣称‘零成本做动画’的不实宣传。"
更好的体验,建议用电脑打开查看!
免责声明:为中国动漫崛起努力!本素材收集于网络,只作为参考和学习,版权归属原作者,如有侵犯到您利益,请联系客服处理QQ453331381 如遇到下载出错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!我们会及时处理!
 
查看更多作品